设备设计
设备的设计加工,根据客户提供的污水每天的水量,达到什么标准,厂区占地具体情况,技术员设计处理工艺,设计设备尺寸,绘制平面布置图,管道走向等,车间加工设备。
设备介绍
膜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,主要特点是,在空间上完全混合,时间上完全推流式,在运行上有序和间歇操作,SBR池集均化、初沉、生物降解、二沉池等功能于一池,无污泥回流系统,由于其曝气、沉淀、出水排放均在一个池子中进行,操作的灵活性很容易引入厌氧/缺氧/好氧过程,从而在去除BOD的同时达到同步脱氮除磷的目的。
停留时间
1*污水在设备池体停留时间达16小时,采用二级生化处理,停留时间充足,达标且;
2*配有硝化液回流泵和污泥回流泵,保证氨氮指标,同时污泥量;
3*风机水泵都是一备一用,杜绝单一连续使用;
4*电控采用PLC微电脑屏全自动控制,淘汰老式的手动按键控制;
5*进水配有圆盘伯器,保证进水均匀,防止短流;
6*进水管装有流量调节,可以控制进水流量,进水量;
7*曝气头采用倒置,边角采用斜置,防止出现曝气死角;智能控制风量,防止扰动挂膜污泥;曝气管采用环形安装,防止曝气不均匀;
处理特点
1、污水处理设备可埋设于冻层以下或放置地上,设备上方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其他用地,不需要建房及采暖、保温;
2、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,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断,产泥量少;
3、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强,水质,污泥产量少且易于处理;
4、整个设备处理配有全自动电气控制,运行可靠,平时一般不需要专人,只需适时地对设备进行和;
5、设备自动化程度高,节省成本;
6、采用玻璃钢、碳钢、不锈钢防腐结构,具有耐腐蚀、抗老化等优良特性,使用寿命长达30年。
污水来源
1.本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主要来自办公及生活区生活污水排水。
2、污水性质 综合生活污水。
3、污水水量 根据设计单位估算,平均排水量为m3/D,考虑到污水排放水量的不均衡性,则本方案按一套生活污水设计处理运行。
处理工艺
1、污水水量与水质情况分析
2、本项目污水来水不均匀程度较高,水质、水量变化较大(KZ=2.0),由于水量与水质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性,因此必须考虑设置均质均量的调节池。
3、本类废水BOD/COD值约0.5,可生化性较高排放要求中对病毒指标有要求,根据**对污水排放的要求,本污水处理工艺除了去除**物外还应能去除氨氮,使出水达到排放要求。
设备介绍
活性污泥法
活性污泥工艺中生物以菌胶团的形式悬浮于水中,通过曝气混合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。活性污泥工艺按其运行方式分为:普通曝气池、氧化沟、SBR、A/O、A/A/O等,主要应用于大型的污水处理厂。除SBR工艺外,均需设置污泥回流泵,设备较多,所以SBR工艺在中、小型污水处理工程中也有应用,但SBR工艺设计负荷较小,一般为0.1kgBOD5/m3?d,占地面积较大,由于滗水需要,水池深度较大,同时自动控制设备较多,一旦设备故障或运行参数发生变化,必须对整个运行程序进行调整。另外,小型污水处理采用活性污泥工艺,容易发生污泥膨胀引起污泥流失,使处理池内的污泥浓度得不到保证,从而影响处理效果。
生物膜法
生物膜法在处理池内设置填料,作为生物的载体,使大量生物附着生长,同时污水中又有一定浓度的悬浮生物。按其运行方式分为:生物接触氧化法、生物滤池、生物转盘等。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一般使用于水量较小、进水浓度较低的污水处理,由于其生物浓度较低,设计负荷较小,占地面积较大,抗冲击负荷性能较差,目前使用的已较少。
生物接触氧化法
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通过配以高效填料,具有处理负荷高、耐冲击负荷、不产生污泥膨胀,设施体积小、污泥产生量少、运行稳定可靠、管理方便等优点,该方法广泛应用于**污(废)水的处理工程,尤其适用于中小型地埋式污水处理站。所选用的填料安装简单、维修更换方便、不易堵塞、重量轻、比表面积大于300m2/m3,使用寿命可达十年以上。
由上述生物处理法的技术比较,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其它生物法无法比拟的优特点,因此我方结合A/O法具有脱氮除磷效率高,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处理**物负荷高的特点,将两者优势结合起来,在O级生化池中设有高效生物填料,选用A/O生化法作为本工程的生物处理工艺。